瞳欹
病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病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三十六丁。见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称胎死腹中、死胎。多因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母患热病,热毒伏于冲任;或误服毒药,药毒伤胞;或母体素虚,冲任气血虚少;或胎儿脐带缠颈气绝致死等,致胎儿死于母腹内。当急下死胎。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薄荷五分,生石膏八钱,荷叶一角,陈仓米、益元散(包煎)各三钱,知母四钱,鲜竹叶三十片,桑枝二尺。先加芦筍二两,灯心五分,同石膏先煎,后入他药,同煎服。治不恶寒但发热,自汗不解,心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小儿脾胃嫩弱,内为乳食所伤,秋风飒动,凉燥之邪伤及元气,以致食积热毒,蕴积而成。症见里急后重,腹痛便脓。宜用香连丸、黄连香薷饮加减。痢久,白多,便溏者,宜益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