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期人。父为世医,楼护年少时曾研读医书,后又投身政界。
即砭石。《礼记内则》:“古者以石为针,所以为刺病。”
病证名。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发展,勿需治疗。
指面部泛现干枯焦黑的病色。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多由阳明气衰,气血失荣所致。可见于久病及老衰患者。《医碥·面》:“面焦,胃脉衰。人参、黄芪、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又名猴疳。由胎中感受遗毒所致。临症初生儿臀部焮肿溃烂,红赤无皮;重者可延及遍体,以上窍为甚。治疗:内服猴疳化毒丹。外用甘草水溻洗。并搽黄连油或青黛散敷之。类似胎传梅毒。
【介绍】:见吕博条。
见《花镜》。即辣椒,详该条。
【生卒】:1693~1771【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灵胎,又名大业,江苏吴江人。祖父徐釚,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加纂修《明史》。他学有家传,通天文、水利等,更工诗文。年轻时因见家人多病而学医,前后行医五
出汉·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指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