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部位名。《伤科汇纂》卷一:“节者骨之节髎也。”即关节,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腰部,当肾俞穴直下3寸处。主治消渴,小便频数等。艾炷灸3~7壮。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舌的后半部红色,舌尖有黑色苔。为足少阴蕴热乘于手少阴之象,可用竹叶石膏汤(见《伤寒舌鉴》)。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黄堇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