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肛门。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①又作辏。聚合、会合;就、趋,侵犯之意。《灵枢·百病始生》:“肠胃之间,水湊渗注灌,濯濯有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湊,其气必虚。”②通腠。湊理,即腠理。《文心雕龙·养气篇》:“湊理无滞。”详
见《云南中草药》。为滑叶跌打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经利彬等编。本书共选《滇南本草》中的药物26种,绘出原植物线条图26幅(每幅包括该植物各部解剖图)。各药所附图说部分,均有释名、原文(根据两种《滇南本草》及其他各种文献校勘)、形态(根据现代植物
三十六黄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血黄者,头痛心闷,眼运欲倒,胸膈热壅,鼻衄不止,咽喉干燥,舌上生疮。若身热如火,头面肿者,难治。”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
药物学著作。10卷。又名《增补图象本草备要汇笺》。清·顾元交纂于1660年。作者虑《本草纲目》之浩繁及《本草经疏》之附会,而取众书之长,删繁提要。首列药图,集运气及诸药学总论,继以草、木、果、谷、菜、
【生卒】:953~1012【介绍】:北宋医官。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世代业医。自幼学习医学,976~983年(太平兴国年间),应试补翰林医学,后转为医官。先后任尚药奉御、翰林医官院副使等职。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