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七。指伤寒过经不愈,邪毒上薰所致的咽喉痛。“伤寒病,过经而不愈,脉反沉迟,手足厥逆者,此为下部脉不至,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气上熏,故咽喉不利,或病而生疮。”若其人恶寒
病证名。《仁斋直指方》。指黑睛翳如碎米、真珠者。详翳条。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该条。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胡麻花,详该条。②出《千金方》。为麻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②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铁马豆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