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时期人。字孝先。讲求炼丹之术,兼通医学。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其色白,有泡,三日内顶陷。治同疔疮。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丁(疔)肿,灸掌后横纹后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已用得效。丁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出于意表也。”《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掌后臂间穴。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等则名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七。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峨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胸胁部满闷不舒。《内经》有“胸胁支满”(《灵枢·经脉》)、“胸胁满”(《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
【介绍】:见徐谦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枸杞叶,详该条。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视直物如曲弓弦,界尺之类视之皆如钩。”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见《广东中草药》。即油柑虫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