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
见针灸传真条。
见针灸传真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方书名。1卷。明·吴旻辑。刊于1530年。书中选辑各科验方(包括一些成方)汇编而成。分为诸虚、药酒、痰、眼目等共30门。选方以实用、简便为原则。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类中风病证之一。喜则气缓。因暴喜伤阳,心神涣散,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右陶。槜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人。因见当时痧胀等疾疫流行,而疗法不多,乃根据儿科诊治痧疹之理,采集前人有关经验,撰成《痧胀玉衡》一书(1675年刊行),论述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辨证录》卷六方。麦门冬二两,天门冬、金银花各一两,人参三钱,生地黄、茯苓各五钱。水煎服。治消渴,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一斗,属肺消者。
【生卒】:1902~1972【介绍】:现代医家。名振辉,号壶公。江西婺源人。少年时先从歙县名医汪莲石学医,后拜孟河名医丁甘仁为师,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第一届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担任教务长,兼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五变》。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的下外侧,左右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