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杨时泰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眼弦之“春夏烂者为热烂”(《银海精微》)。系脾土蕴积湿热所致。宜清热祛湿。可服三黄汤加减,外用棉裹散薰洗,有瘀滞者可洗。
病名。癖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癖气》。《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聚于两胁间,有时而痛是也。以其僻在肋下,故名癖气。”详癖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
【介绍】:见吴杰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素问·痿论》:“肝热者,色苍而爪枯。”又“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医碥·发热》:“恚怒不发,止自摧抑,则肝气不宣,郁而成热,妇人最多此证。证见胸胁胀痛,或飧泄,面青,手足冷,太息不乐,脉沉弦。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