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羌活黄芩汤

羌活黄芩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羌活黄芩陈皮前胡猪苓甘草知母。水煎服。治太阳疟腰痛头痛且重,遍身骨痛小便短赤,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如口渴,即兼阳明,宜倍知母,加麦门冬石膏;渴而汗少或无汗,加葛根;深秋或冬无汗,加姜皮;因虚汗少或无汗,加人参、麦门冬、姜皮;因虚汗多,加黄芪桂枝,汗止即去桂枝。

猜你喜欢

  • 田嵓(yán 岩)

    【介绍】:宋代医生。福建人。好学善医,善治肺病(结核)。常索取高额诊金,方为人诊治。

  • 摘星楼治痘全书

    书名。又名《治痘大成》、《痘科大成》。18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分别对痘症总论、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评述,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

  • 食后服

    病在上焦,适宜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 脾气热

    指脾热而津液损伤的病机。《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 椒苄(hù 互)丸

    《审视瑶函》卷六方。川椒(去目,微炒)、熟地黄、生地黄。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盐米饮送下。治目昏多泪。

  • 溺血

    证名。出《素问·气厥论》。又名溲血、尿血。指血随小便排出而无疼痛者。详尿血条。

  • 漏乳

    病名。即产后乳汁自出。详该条。

  • 强美·索南益西坚赞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世医出身。藏医北方学派代表之一。著有《医学史莲园光辉》。

  • 小叶万年青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肾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