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门

耳门

经穴名。代号SJ21。①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屏上切迹之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②即耳屏。外耳孔道的小瓣。又名蔽。《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③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

猜你喜欢

  • 火烧疮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烧伤。见该条。

  • 热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 医品补遗

    方书。4卷。清·郎廷模辑于1694年。此书系增补明·王化贞所编《普门医品》而成。按功用、部位、病证分为延寿、种子、调经、育婴、痘症、头面、咽喉、心腹、手足、中风、伤寒等22门,分类汇集验方。自序称所辑

  • 赤瘤丹毒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九。指丹毒之严重者。详丹毒条。

  • 赵仲衡

    【介绍】:见赵铨条。

  • 内肾

    即肾脏。与外肾(男子外生殖器)相对而言。

  • 土不制水

    脾属土,肾主水。根据五行的资生制约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脾土制约水液,使其正常运化,不使泛滥成病。若脾土虚弱不能制约水湿,则可泛滥为患,出现水肿、痰饮等症。

  • 外科明隐集

    书名。4卷。清·何景才撰。刊于1902年。此书系辑录历代外科诸论,参以个人临证经验编成。此书着意于外科“发古览隐而未发者”为主要内容,故以“明隐”为书名。卷一系增补《医宗金鉴外科诸论歌》,阐述疮疡七恶

  • 外感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外感小便不利包括运气小便不利、伤寒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详各该条。

  • 羊欣

    【生卒】:359~432年【介绍】:南北朝时期刘宋代医家。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泰安)人。曾任新安太守等职,善医术,撰有《羊中散杂汤丸散酒方》一卷、《羊中散药方》二十卷,均佚。但他宣传有病不服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