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卷。清·蕴真子集。刊于1847年。本书以介绍验方治疗为主。卷上杂论养生、病机、用药、炮制等,并附铜人图;卷下分列风寒、瘟疫、疟疾等多种病症的简易单方。
手太阳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一方。金银花二两,小茴香、炒僵蚕、羌活、独活、连翘(去心)、栝蒌仁各一两五钱,藿香五钱,丁香二钱,木香、沉香、甘草各一钱。分为十剂,水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治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制药学专书。3卷。刘宋·雷敩撰,胡洽重订。约成书于5世纪。本书记述了制药学的基本知识,收载约300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衡。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人,后迁金陵(今江苏南京)。初学儒,后习医,崇尚朱丹溪、李东垣学说,治病每多良效。
【生卒】:1862~1918【介绍】:晚清著名医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学医,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指机体一侧有病,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适于“邪客于经”的疾患,刺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本法与缪刺二
证名。指肘关节拘挛,难以屈伸。《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病实则肘挛。”马莳注:“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参见挛、拘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