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生地黄、麦门冬各五钱。水煎服。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尺脉虚数者。
①简称针麻。它是在传统的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术前一般按麻醉常规给予辅
见《随息居饮食谱》。即甘蔗。详该条。
《温病条辨》卷三方。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肉苁蓉、山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水煎服。治老年久痢,脾肾阳虚,大便溏泻。
齐,通剂。指必须服用的药剂。《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一说:必为火之形近误字,必齐即火齐。
【介绍】:元代藏医家。医术高明,求医者多有良效。著有《医药本论》、《四部医典释义新目》等。
养生书。唐·司马承桢著。又名《天隐子》。刊载于《夷门广牍》及《说郛》中。内容有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八篇。书中所述导引法,不咽气、吸气、停气,而只是安心定意,以意领气。
道家称口为玉池。《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玉池散,治齿口臭。
【介绍】:明代官吏。字邦宪。福建福清人。进士出身,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与通州(四川)医官孙宇合编有《经验良方》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