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尺中脉微,此里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症见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
经外穴名。即印堂。《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
药物学著作。2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我国东南方各省的草药308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草药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为记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临产。详该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肾气丸,见该条。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指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云。参见肝肾同源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即徐疾补泻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