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胁部低平之状。《灵枢·本藏》:“合胁兔骹者,肝下。”张景岳:“胁下之骨为骹……兔骹者,胁骨低合如兔也。”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若有人苦患眼渐膜膜,状与前青盲(指《外台秘要》之脑流青盲眼)相似,而眼中一无所有,此名黑盲。”属青盲,参见该条。
食疗烹饪著作。著者不详。收于元人陶宗仪《说郛》,名为《浦江吴氏中馈录》。《绿窗女史》、《古今图书集成》亦载。是书载录脯鲜、制蔬、甜食三个部分,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都是江南(主要是浙江)民间家食之法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滚筋。两臂前平举,取阳掌(掌心向上)或阴掌(掌心向下)势,迅速翻掌,反复行之。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
出《药性类明》。即栝楼子,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眼弦,详该条。
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虚实之分。虚证亦称面目虚浮。多因脾、肺、肝、肾脏气虚衰所致。实证多由湿热壅盛、风火水气、阳明实热所致。《景岳全书·面病》:“面肿有虚实,肿者为实,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