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胁痈

胁痈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指生于胁部的痈。由肝胆经郁火而成,多发于体虚之人。此证易发于软胁部,初起如梅、如李,逐渐长大,色红焮痛,易脓易溃,脓多稠。治宜解郁泻火,服柴胡清肝汤;或用地榆双花各五钱,川贝母当归各二钱,穿山甲(炮)、赤芍各三钱,皂刺连翘白芷各钱半,甘草二钱,夏枯草一两,牛子钱半,地丁一两,鲜菊花根一两,煎服;已成脓者服托里透脓散,并切开排脓。参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杨梅圈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

  • 千年润

    见《本草纲目》。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

  • 中火

    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类中风》。又名火中。详该条。

  • 紫背天葵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 酸汤杆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 丫毒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 打扑伤损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 窦材

    【介绍】:宋代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任武翼郎官职。其所编撰之《扁鹊心书》(1146年),共3卷,内有用中药麻醉的方剂,是现存以曼陀罗花为麻醉剂之最早纪录。

  • 屠光远

    【介绍】:北宋医生。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