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产金丹

胎产金丹

①《仙拈集》卷三方。当归川芎白芍药人参赤石脂白术茯苓桂心藁本白薇白芷牡丹皮延胡索没药甘草各一两。赤石脂、没药另研,余药酒浸,烘干为末,取十五两;再取香附水浸炒为末十五两,共和匀,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三丸。治经闭,身体麻木疼痛,头昏脚肿血淋白带不孕(白水送下);血崩(童便或开水送下);血晕(当归、川芎煎汤送下);产后儿枕痛(山楂、黑糖煎汤送下);胞衣不下(干姜煎汤送下)。②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当归、白薇、藁本、茯苓、艾叶炭、延胡索(醋制)、人参、煅赤石脂、牡丹皮、青蒿、白术(麸炒)、益母草各60克,熟地黄、制鳖甲、香附(醋制)各120克,肉桂、制没药各36克,甘草、五味子(酒蒸)各30克,沉香18克,紫河车一具。先将紫河车用整黄柏120克,黄酒1千克同煮,去黄柏,后将紫河车与余药共串一处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功能助气养血安胎。治屡经小产胎动不安脾胃虚弱胎前漏血,腰腿痠痛,四肢浮肿产后血晕,气血双亏,发冷发烧,不思饮食,自汗盗汗骨蒸潮热

猜你喜欢

  • 风寒腰痛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因风寒着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

  • 麻黄附子细辛汤

    即麻黄细辛附子汤,见该条。

  • 牛膝膏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桃仁(去皮,炒)、当归尾(酒洗)各一两,牛膝(酒浸)四两,赤芍药、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川芎五钱。为粗末,以甜水十盅,炭火慢煎至二盅,加麝香少许,分四次,空腹服。治死血

  • 石苇瞿麦散

    见《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即石苇散第一方,见石苇散条。

  • 辘轳转关外障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肝脏热极,风毒入脑,致令眼吊起,睛瞳难以回转。”参见目偏视条。

  • 灭火汤

    《辨证录》卷二方。玄参三两,沙参二两,白芥子三钱,茯苓、熟地黄各一两,山茱萸、麦门冬各五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歪斜。

  • 阳浮发热

    病证名。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金匮翼·阳浮发热》:“阳气虚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症上见呕恶,下为溏泄,其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宜甘辛温药温其中,使土厚则火自敛也;或肾虚火不

  • 子户旁生肿块

    病证名。陆成一《女界须知》:“湿痰下流,子户旁生肿块,针破出白脓,即消无瘢,又但肿而不痛,知无热毒,用煅白螺蛳壳、南星、半夏、柴胡、甘草、曲糊为丸服。”

  • 张遂辰

    【生卒】:约1589~1668【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卿子。祖籍江西,迁居杭州。年轻时体弱多病,医治无效,于是查阅古今医书,钻研医术,不仅治愈己病,且行医当地,很有名声,四方求治者很多,以致后人称他

  • 妊娠伤食

    病证名。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胎前停食。孕妇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而致食水停滞。症见脘腹胀满,或呕吐泄泻。因饮食停滞而胀满者,治宜消食导滞健脾,方用保和丸,恶心呕吐加枳壳、砂仁;伤食腹满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