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外感舌见紫青。若淡紫带青者,为素体虚寒,内有食滞。外感寒邪,宜辛温解表,兼以消导。若舌紫而赤,为素体阴虚,误用温补,虽有外感而里热炽盛,宜解表中侧重清里(见《伤寒舌鑑》)。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芋头花,详该条。
【介绍】:唐外科医生。约八世纪时遇高人授予《发背方》,有效验,却以之卖弄求利。后于九江为虎所食。驿吏在其囊中得《发背方》真本,由太原王昇之写以传世。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位于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故又称外邪。
详清营条。
治法术语。出《本草纲目》卷四十。使用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恶疮病毒的方法。如大枫子辛热有毒,入丸剂内服,治疗麻风;藤黄酸涩有毒,外敷治疗痈疮;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指生于大腿内侧之肿疡。由风湿郁积,气血阻滞而成。患处皮肤不红肿,但疼痛难忍,溃后有败肉如蜂之状,故名肉蜈蜂。初起治宜消散,服黄芪内消汤;外用五虎丹;已溃用五五丹去腐,继用生肌
受湿邪所伤而发病。分外感湿邪、湿浊内阻肠胃。参湿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