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出《脉经》。即胎漏。详该条。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介绍】:清代官吏兼文人。字冬友,又字道甫。江苏江宁人,曾任内阁侍读等官职。博通古今,能诗文,编修书籍二十余种,其中有《素灵发伏》一书,未见流传。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二。小儿丹毒之一。系丹毒发生于两足底心、两足跗、背部者。治宜内服抑火制阳丹,外敷黄柏散。余见丹毒条。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以刚柔相对的两方面,来辨别寿夭的方法,故名。内容着重讨论了人体形气,有阴阳柔刚的区别,以及根据形、气、骨、肉、皮等组织是否相应来推定人寿命的长短。其次,还阐述了风和痹的病因、症状与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