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主运气有余,为太过。
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李识候参订。书成于1902年。此书论述暑症以及与暑邪有关病证,包括初夏湿温、季夏暑病、秋令伏暑和疟疾、痢疾等。作者分经辨证,并按标本虚实寒热立方遣药,颇多经验之谈。现有《三三医书》本等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见中膂俞条。
出《灵枢·经脉》。即任脉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