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紫靥疔。多生于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甚则目红,指甲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惕,此属肝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
即香薷散第一方,见香薷散条。
即胆囊点。见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昉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成块如葱白色,或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口唇麻木,此虚冷也,药忌寒凉,急服内补当归丸(方见经来成块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不通,灸挟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肠遗,随年壮。”并有注谓:“一云二寸半。”近代多以中极穴旁开2.5寸定位。本穴《腧穴学概论》名肠道。
见王伯龙《养儿宝》。即差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