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胞衣的别名。即胎盘,药用名紫河车。详胞衣、紫河车条。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张氏医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伤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多见目赤肿痛;肝热上攻者,多见白睛红赤,
《寿世保元》卷下方。连翘一钱五分,黄芩、栀子、防风、朴硝、黄连、知母、玄参、牛蒡子、大黄各一钱,桔梗二钱,薄荷七分,甘草五分。水煎频服。治上焦实热,初起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者。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阴络脉。见该条。
①指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素问·六节脏象论》:“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②治病的五种方法。即和、取、从、折、属等。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