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五色俱出。二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虫白蜡,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云密。湖北清江人。明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等职。明亡后,隐居三十余年,究心医术,於1666年撰《本草述》一书(1690年刊行)。
病名。清·汪嘉谟《胎产辑萃》:“产后恶露不尽,血结刺痛,名曰血母块。”详儿枕痛条。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又名内陷。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参见三陷条。
见《药材学》。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延昰条。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续随子十四粒。为末,水煎去滓,放冷顿服,当吐泻愈。治血黄,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见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蛇咬,吐逆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