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别名录及续录
书名。共2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检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分正、续二册,约包括药名500种左右。是研究地方药店常用药物别名的参考书。
书名。共2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检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分正、续二册,约包括药名500种左右。是研究地方药店常用药物别名的参考书。
病名。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由气化(间接)传染和精化(接触)传染而得。临症先患下疳,或患横痃,然后发杨梅疮。发病前有全身性发热、头痛
即工尾势。详该条。
证名。胠指腋下,胠胁肋为腋下及胁肋部气郁、血瘀、痰饮、食积及外感之邪侵袭,均可发生胠胁肋部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胜胁肋痛,固由于肝邪之实,而所谓肝邪者,不越气、血、痰、食、风寒五端。”详
①针刺术语。①指促使针身颤动的手法。即入针后,以拇食两指连捻针柄数下,突然松开手指,使针颤动,如飞鸟展翅之状,故名。与其它手法配合,有促使得气的作用。②指将针向前推进。如《金针赋》“补者一退三飞,真气
自我推拿方法。即干浴。见该条。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推拿手法名。以一手手掌平放在治疗部位上,另一手在其手背上作有节奏的拍击。常用于胸胁内伤等症。
【介绍】:宋代正骨科医家。字仁伯。世传正骨秘术,其父随从护送高宗南渡,途中骨伤患者甚多,救治无数。嵇清继承家传秘术,未成年时已常为宫中人疗伤,整治完好如初,名闻江南。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掌管帝王用药的机构。或称御药房。其职责是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按方和剂,以进帝王服用。宋代以供奉官3人掌之,下设典、使臣、药童、匠等;金代设提点、直长、都监、同监等官职管理;元代置达鲁花赤、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