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参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见该条。②鼻道恶性肿瘤。
中药炮制法之一。有的药物用火煨去油,如肉豆蔻可用湿纸包裹火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如巴豆、续随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或研细加水,待油浮起,倒去水和油便得。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毒性。
【介绍】:清代医家。字行舟。浙江桐乡县人。精于医术,尤其长于治疗外感证。著有《记忆方诗》一书。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证名。亦称脉溢。《医学入门》卷八:“毛窍血出,节次若血不出,皮膨胀如鼓,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此名脉溢。饮生姜汁、水各一二盏即安。”
证名。系指因风所致流泪及眼睑红赤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风热在内乘肝,其气外冲于目,故见风泪出,目睑皆赤。”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血脉虚细。《灵枢·本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