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因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甚而血不能藏,其症除血崩外,兼见口舌干渴,呕吐吞酸等症。治以开郁平肝。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白芍、柴胡、白术、丹皮、生地、当归、黑芥穗、三七根、甘草)。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杜仲藤之别名,详杜仲藤条。
五善之一。声音响亮,肌肤滑泽,大便如常者为肺善(见《外科正宗》)。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病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即噎膈。详该条。
即曲骨。《千金要方》曲骨作屈骨。
舌之两侧部。属肝胆。见舌条。
外治法之一。见《本草拾遗》。蜞即蚂蜞,又称蚂蝗、水蛭,其头部有毒腺,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使血不凝聚,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称蜞针法。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入笔管内,以管口对疮头,使蜞吸吮恶血,促其毒消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