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瘦吟
【介绍】:
见薛福原条。
【介绍】:
见薛福原条。
见《埤雅》。即艾叶,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1。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井(金)穴。位于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昏厥,热病,头痛,目赤痛,
妇产科著作。清·周贻观辑。3卷。刊于1830年。周氏采集群书,参以己见,辑成此书。分调经、求嗣、胎前、产后四门,概述妇女经带胎产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法,并附以歌括,便以读者记诵。现存初刻本。
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分娩条。②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古代妇女分娩时,以干草铺床或炕为蓐(褥),故草蓐指产妇所卧之床褥,引申为妇女产后坐月期。
【介绍】:明代医家,文人。字德甫,号全庵,自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通诗文、音乐,兼通医学。著述不少,在医学方面,校辑有《素问心得》、《灵枢经心得》、《香奁润色》、《金鉴本草》等书。
治疗方法之一。即取硼砂、朱砂各3克,硇砂6克,川乌尖7个,附子尖14个,蟾酥7个,信砒6克,共为细末备用。用时取少许揩牙上,可加速蛀牙之脱落。
【介绍】:见刘默条。
证名。又称食呕。《症因脉治·呕吐论》:“食积呕吐之症,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积呕吐之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则发呕吐矣。”参见食呕条。
①病因六淫之一。为冬令主气。属阴邪,易伤阳气。寒气侵人,阻滞气血活动,成为痛证原因之一。《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②八纲辨证之一。乃是病证的一种基本属性或类型,包括外寒、内寒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