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茵陈四两(捣,取汁一合),天花粉一斤(捣,取汁六合)。调匀冲服。治女劳疸,额黑,足热,膀胱急,小便利,身黄,日晡发热,恶寒。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黄芪、陈皮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用***仁一合研烂,以水投取浆水一盏,滤去滓,于银器内煎,后有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腹,食前服。治老人虚秘。②《圣济总录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胎怯。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解颅。详该条。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出《分类草药性》。为花蝴蝶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举痛论》。又称热则气泄。炅,即热之意。气泄,指阳气外泄。热则毛窍腠理疏松而多汗,阳气随汗散泄于外。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