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此症上下生之,其形虽一,而中间皮好,但内肉溃烂,初起红色,亦不大痛,日渐溃烂。此症之来,六气七情所感,严寒酷暑所遇,积毒于脏腑,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恐平居坐卧湿
病名。六经病之一。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
【介绍】:见吴中秀条。
出《温热论》。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使风邪外透。若病者既有里热,又有外感风邪,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里热才能随之而除。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
病证名。出《育婴秘诀》。属走马牙疳之一。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发生溃烂的症候。治法详牙疳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多由伤精、耗液、或急性热病耗伤肾阴所致。症见腰痠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肾育阴。若阴虚阳亢、相火妄动者,宜滋阴降火。
见痘疹全书条。
病证名。指病人昏睡,眼睑半开半合。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脾胃虚极,眼皮不能紧合,故睡而半开半合。宜大温补为主。吐泻病多见此证。”宜用参附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