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汗

血汗

证名。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指汗出色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苏木水湔染,即《内经》之症,则由胆经受热,血遂妄行,又与手少阴气并,故成此症。”《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血汗,出汗红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脉溢,乃虚弱极有火之症也。”治以清热泻火为主,辨别心火肝火胃火肺热胆热的不同,选用凉血地黄汤当归芦荟丸竹叶石膏汤人参清肺汤、定命散等方。如因气虚血少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产后血汗,宜猬皮散。亦有因大喜伤心,血随气行者,用黄芪建中汤兼用小麦麦门冬,金银器煎汤调下妙香散。参见红汗、汗血、肌衄条。

猜你喜欢

  • ①(xuàn),音义同“眩”,即眩晕之意。《素问·厥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②(shùn),音义同“瞬”,即眼球的转动,开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汗,汗

  • 假油柑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 珠参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珠儿参,详该条。

  • 齿蠹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 眼偏视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

  • 道洪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僧。著有《释道洪方》、《释道洪寒食散对疗》1卷,均佚。

  • 牛皮胶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

  • 八爪龙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八爪金龙,详该条。

  • 太平圣惠方

    方书名。简称《圣惠方》。100卷。刊于992年。本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取了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卷1~2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3~7分论五脏

  • 女科证治约旨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