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痣

血痣

病名。指皮肤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多为先天性或由肝经怒火郁结而成。好发于面、颈、躯干等处,亦可发生于粘膜。初起痣色鲜红或呈紫红,境界分明,渐大如豆,略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压之不褪色,触破时则流鲜血,发生数目不定,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治疗用冰蛳散枯去本痣,用珍珠散外敷,直至生皮而愈。如触破出血,可用花蕊石散敷之;出血甚者,内服凉血地黄汤。即血管痣。

猜你喜欢

  • 天行

    出《外台秘要·伤寒门》。指由天地间的疫毒戾气流行传播而引起的传染性流行病,如天行温疫、大头天行之类,所以天行是疫病的别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疫病者,……一方之内,长幼患状,率皆相类者,谓

  • 药钉

    ①即捻子的俗称。见捻子条。②用药粉加少许赋型剂所制成的钉状剂,因形似钉,故名。俗称药线。依其药物组成不同,故有去腐、生肌等不同作用,如《外科正宗》中的三品一条枪便属这一类剂型。

  • 肝火五更泄泻

    五更泄的一种。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逆化火所致。《症因脉治·肝火五更泄泻》:“胁肋常痛,痛连小腹,夜多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角一汛,急欲登厕,火性急速,一泻即止。”脉多弦数或洪大。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

  • 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言积寒凛洌,雪至此而大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黄河流域一带通常在这时逐渐积雪。

  • 脉学辑要评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

  • 暴病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急而重的病症,亦可指急性病、新发病。

  • 丹凤摇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用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风。

  • 香苏

    见《补阙肘后方》。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 六节脏象论

    《素问》篇名。节,谓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节为一年,故称六节。脏,指内在脏器;象,为可见之形象,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本篇首论天度,继论脏象,以明人与天地相应

  • 陈令

    【介绍】:见陈文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