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阳明经别

足阳明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阳明之正。《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从足阳明胃经分出,经大腿前面进入腹腔,属于胃,分布于脾,上通于心,再向上沿着咽部出于口腔,上至鼻根、眼下,回过来联系目系——眼球通入颅腔的组织,复注入足阳明胃经。

猜你喜欢

  • 脾足太阴经病证

    病证名。足太阴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

  • 小肠俞

    经穴名,代号BL27。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小肠之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一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

  • 手屈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 头晕

    病证名。指头脑昏晕而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甚者有恶心呕吐之症。《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慎斋遗书》卷九:“头晕,有肾虚而阳无所附者;有血虚火升者;有

  • 牛虻

    见《本草崇原》。即虻虫,详该条。

  • 食肉则遗

    详食肉则复条。

  • 任娠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详该条。

  • 少小客忤

    出《千金要方》卷五。即客忤,详该条。

  • 黄藤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 真热假寒

    阳证似阴的证候。症见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下利纯水,但夹燥粪或矢气极臭者;脉沉,但重按弦滑有力;并见烦渴、咽干、口臭、舌苔白干、小便黄等。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阳盛格阴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