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病证名。指失血后的发热。多因阴血亏耗,虚阳偏亢或阳气郁于血分不得发越所致。《证治汇补·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所以有生血
皮肤腠理疏松。《素问·异法方宜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病症名。指头痛危症。《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辨证录·头痛门》:“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症
同髈。肩膀。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
病证名,为常见于夏秋李节的儿科胃肠道疾病。《医学纲目》:“小儿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饮食过伤,停滞不能剋化,又为乳母恣食生冷热毒厚味以传之,又为风温湿热之邪以干之,故有此疾。”痢疾不论男女老少,皆可
《素问》篇名。厥,气血逆乱所致的病证。本篇专论厥证,故名。内容主要阐述寒厥热厥的不同病因及其症状与治法,指出不论寒厥热厥,它的主要病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影响机能正常活动的一种剧变现象。文中还论述了六经
书名。2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一、二卷,为资料性读物。程氏辑《内经》及历代医学文献,史书等材料,从探究源流的角度,对医史人物、古典医籍、阴阳生克、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等方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