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出《本经逢原》。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着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者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
出《本草经集注》。即黄柏,详该条。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介绍】:见陈瑞孙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十。即打伤。详该条。
①通吭、肮。人颈的前部;喉咙。②亢进、强盛。如“阴虚阳亢”、“亢则害,承迺制。”
证名。指心烦意乱。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参见烦、烦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