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孙纵添条。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痛处有烧灼感。可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汤火伤等。
出《本草纲目》。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即保健功。见该条。
【介绍】:见杨介条。
见《生草药手册》。为白鹤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江苏中医研究所编。这是一部较系统整理古代中药学的教材。共分三篇。上篇总论中药简史及炮制、制剂等基本知识。中篇各论部分收录药约560种,对于药物的产地、科属、药材、性味、归经、主治、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上:“夫烂喉丹痧者,系天行疫疠之毒,故长幼传染者多。”即烂喉痧。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