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十干以纪日,壬癸即壬日与癸日。壬癸属水,水分阴阳。壬为阳水,内应足太阳膀胱经,故膀胱为壬日,癸为阴水,内属足少阴肾经,故肾旺于癸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病证名。指脾不统血所致的失血。《不居集》卷十三:“脾为后天之本,三阴之首也。脾气健则元气旺,而阴自足。故血症中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伴饮食无味,不知饥饱,胸腹胀满,痰多。宜归脾汤、柔脾汤等方。参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论》:“左胁应春分。”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左胁在节气与春分相应。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金钱草30克,草薢、海金砂各15克,琥珀(冲服)1.5克,石苇、冬葵子、篇蓄、瞿麦、车前子、滑石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治输尿管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外科大成》卷二方。母猪大肠一尺,朴硝四两七钱,象牙末二两,刺猬皮(煅存性)二个,猪悬蹄(切片,炒)二十四个,穿山甲(土炒)二十四片,麝香一钱,没药、乳香、雄黄、地榆各三钱,明矾、炒槐花、自然铜(醋煅
气功术语。道家运用呼吸吐纳,以求长生的方法。南朝刘宋时期鲍照有诗:“服食炼气读仙经。”
病证名。见《简明中医妇科学》。指每月行经前一、二日,大便下血。多因素嗜辛辣燥血之物,热郁肠中,大肠与胞宫并域而居,当经行之前,胞中气血俱盛,引动肠中郁热,因而迫血下行所致。症见经前大便下血,色深红,面
俗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巫医,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