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异授眼科》。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参见宿翳条。
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疼,义同痛。详腰痛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喉中,或左或右,单起一片有上下二个,中心有红丝透上下两珠,结成脓血;穿后必连作一个。仍有脓血,出之可愈,是属阳症。治宜左属平肝,右宜清肺,当用甘桔汤(甘草、桔梗)加消风升
【生卒】:十三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登父,号仁斋。福州人。世代以医为业。他自幼立志学医,认真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医书和历代名医著作,加以融会贯通。医学著作较多,有《伤寒类书活人
即舌颤。详该条。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凡例》。即脱臼,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马先蒿,详该条。
辨证论治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先治其续发病(标),后治其先发病(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