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栝蒌实、枳实(麸炒,去瓤)、桔梗、半夏各等分。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后淡姜汤送下。治胸膈痞痛彻背,胁胀喘急妨闷。若痰因火动者,加黄连。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证治同发背。
行气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又:“推之则前,引之则止。”盖推指插针,引指提针。意指提插可以加强针感和促使它扩散传导的作用。
书名。见《崇文总目》。7卷,已佚。
【介绍】:见万全条。
指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官吏兼懂医术。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开封)人,生平欠详。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