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刺

阴刺

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猜你喜欢

  • 医阶辨证

    书名。1卷。清·汪必昌撰于1810年。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或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入《

  • 小克麻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 藕包

    病名。出《病科选粹》卷四。即臑痈。见该条。

  • 雷公头

    见《本草纲目》。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 乌牛子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丝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 马豆

    出《本草图经》。为云实之别名,详该条。

  • 莲心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 土桔梗

    见《本草原始》。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 足发背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脚发。见该条。

  • 产后口鼻黑鼻衄

    病证名。产后重证之一。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因产时气虚血散,营卫运行失常,胃绝肺败所致。症见口鼻有黑气环绕,鼻衄。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水煎服。并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