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厥

阴厥

厥证之一。指阳亏精损致四肢厥逆之证。《医林绳墨·厥》:“阴厥者,因其纵欲太过,阳亏于内,精损于外,邪气偶入,阳衰精竭,不能荣养,反被克伐,脏腑生寒而发厥也。其症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屈足倦卧,唇口青黑,或自利不渴,小便清白,是其候也。治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医宗己任篇·厥逆》:“如得病便四肢厥冷,脉沉而细,手足挛而恶寒,引衣盖复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逆者,阴也,四逆汤、白通汤;厥逆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手足指头微寒者,谓之清,理中汤;无热症而厥,当归四逆汤加茱萸、生姜;喘促脉伏而厥,五味子汤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服五味子汤,或兼与桂枝麻黄各半汤,须臾大汗而解。”参见厥证条。

猜你喜欢

  • 期门

    经穴名。代号LR14。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位于乳头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中。(《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消息

    ①诊断上体察病情进退。《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②随病情进退用药或饮食调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 蓖麻子拔毒法

    外治法之一。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五。主治痈肿。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铺绢上,照患处大小取绢贴盖患处,用布扎好,痛止即取下。妊妇忌用。

  • 人衔

    为人参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 毛际

    体表部位。指男女生殖器上方阴毛边缘部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

  • 慎柔五书

    书名。5卷。明·胡慎柔撰。初刊于1636年。现存系经清·石震校订本。内容包括:师训第一,医劳历例第二,虚损第三,痨瘵第四及医案第五,共五篇,具有丛书性质。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

  • 脏象

    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脏象何如?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

  • 王丹

    【介绍】:宋代医生。字元素。精医术,治病效果较好。重视辨证论治,主张“治风先治脾,治痰先治气。”

  • 聋聩

    病证名。系指耳聋不聪之谓也。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治宜补益肾气、滋养气血。

  • 土玄参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