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良佐

陈良佐

【介绍】:

清代医家。字三锡。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杨璿一起编撰有《伤寒辨摘要》(1784刊行)、《寒温条辨》(1784刊行)等书。

猜你喜欢

  • 千金地黄丸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黄连四两,生地黄八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麦门冬煎汤送下。治心经有热。

  • 壅骨

    骨名。①出《灵枢·邪客》。张景岳注:“为掌后高骨。”②即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 喘喝

    证名。指气喘时见吼呵声音。虚喘实喘均可见此。《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

  • 中医喉科学讲义

    书名。中医试用教材之一。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部分,分述咽喉的生理及其与经络的关系,咽喉病的原因,诊断概要,治疗概要等内容;下篇各论部分,分门列述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等多种病证;并介绍口、

  • 青小豆

    出《太平圣惠方》。为绿豆之别名,详该条。

  • 气虚咳嗽

    病证名。指气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用四君子

  • 先补后攻

    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如肝硬化腹水,需逐水而体虚,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后用逐水药泻水。

  • 外感肩背痛

    病证名。指因感受外邪所致的肩背痛。多因岁运失常,热淫所胜,火热伤肺;或肺素有热,风寒外束皮毛所致。《症因脉治》卷一:“外感肩背痛之症,背痛肩痛,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便闭便赤,口渴唇焦,此火邪

  • 王立

    【介绍】:明代医家。字与权。金华(今属浙江)人。讲理学,精医术,明太祖初入金华,召儒医而得王立,与之语,大喜。王氏进言曰:“惟愿号令军不扰攘,市不易肆。”

  • 肾游风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肾气游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