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陶氏伤寒全书

陶氏伤寒全书

伤寒六书条。

猜你喜欢

  • 荣疽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肋疽条。

  • 风痰嗽

    病证名。指风痰壅盛于肺所致的咳嗽。《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风痰嗽……直至嗽顿吐饮食痰物伏出尽,方少定。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治宜祛风豁痰。方用青州白圆子加天麻、全蝎、僵蚕等。参见咳嗽、痰嗽

  • 头临泣

    经穴名。代号GB15。《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眉中直上入发际0.5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之

  • 妇人婴儿方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9卷,已佚。

  • 海蕉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海底漏

    病名。又叫骑马漏。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证属湿热下注。初为会阴处肿胀,疼痛,后破溃流脓,日久成漏;如病变波及泌尿器官,不仅尿液可自漏口流出,甚而尚可影响生育。宜挂线或手术治疗。

  • 小儿痰实

    病证名,指小儿饮乳不下,口吐涎沫。《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七十七:“小儿乳食不下,吐涎沫而微壮热者,痰实也。”治宜利气化痰,用赤茯苓散(赤茯苓、陈桔皮、川朴硝、旋覆花、甘草)。

  • 慎疾刍言

    医论著作。1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的区别,外科病证治法等。倡导因病施治,简明切要。此

  • 白藓皮汤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白藓皮、款冬花、车前子、柴胡、炒枳壳、黄芩各一两,百合二两,菊花、蔓荆子各一两半,炙甘草五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后及临卧服。治目睛翳膜,及瞳人上有物,如蝇翅状,令

  • 肩膊

    ①又名。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灵枢·终始》:“肩膊虚者,取之上。”②肩胛骨的别称。又名肩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