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沆瀣(xiè 卸)丹
见《幼幼集成》卷二方。即沆瀣丹,见该条。
见《幼幼集成》卷二方。即沆瀣丹,见该条。
①与膜通。《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详膜条。②募穴。《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详募穴条。
出《新修本草》。即荜拨,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五癃津液别》。指腰部疼痛连及背部之症。多因肾气虚弱,风寒侵袭所致。治宜补肾祛邪。可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若久坐则腰背作痛,可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参见腰痛条。
见《医学正传》。即斑龙丸,见该条。
表里同病的寒证。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肾阳虚,又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又伴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即咸虾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