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炼丹术语。指道家炼丹方法中的循环变化。参见九还丹和九转金丹条。
病证名。指湿热伤脾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实腹胀之症,眼目黄肿,夜不得卧,肚腹时热,小便赤色,大便或结或泻,或时作痛,泻下黄沫,肛门热痛。”多因膏粱积热,湿热之气,聚于脾中,转输失常所致。治
病名。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即走马牙疳。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紫苏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书名。22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颇多个人发挥。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不经之论。
见黄帝明堂经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称胎前白带。在正常情况下,孕后白带较平时可稍为增加。如超出正常现象,则为病态。多因孕后脾虚运化失职,或胞虚寒冷,寒湿凝滞,伤及冲带二脉,以致白带量多。治宜健脾固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