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音嘶

音嘶

病证名。出《灵枢·玉版》。又名声嘶声喝声散声破。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系指说话声嘶不清,声出不彰。多由肺气闭郁,气道壅遏;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或由气滞肝郁,气滞血瘀;或痰火湿浊上蒸;或气虚中气不足;或久咳、高声谈喝日久,致气阴两耗者等,皆可致音嘶。治宜宣肺利咽、或滋阴养液、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清热涤痰补益中气补益气血等。宜详审脉证,溯本求因,分别选用银翘散左归饮生脉散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温胆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本证可见于今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水肿、声带闭合欠佳等。

猜你喜欢

  • 风气内动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眩晕、抽搐、昏仆及口眼斜、两目上视等神经系统症状。因其似风象的急骤、动摇和多变,故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

  • 髦(máo 毛)

    ①下垂至眉的长发。《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②颠棘之别名。《尔雅·释草》:“髦、颠棘。”郭璞注:即天门冬。

  • 风肿

    病症名。①肿病之一,出《灵枢·五变》,又称痛风肿、痛风身肿。《丹溪心法·水肿》:“风肿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医学入门·水肿》:“风肿,即痛风肿者,肿面多风热,肿脚多风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

  • 后囟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 黑面神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黑面叶、山夜兰、夜兰茶、青凡木、四眼叶。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嫩枝叶。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等地。苦,寒,

  • 小水

    即尿,详该条。

  • 乳泣

    病名。出宋·陈选《妇科秘兰》。亦名乳胎、儿泣、鬼泣。《妇科秘兰》:“妊娠乳自流出者,谓之乳泣。”因孕妇气血虚弱不能统摄,乳汁自出,出多则血不足以养胎,以致影响胎儿发育。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

  • 黑根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草威灵之别名,详该条。

  • 鱼子障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 死舌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死舌名木舌,坚硬不能舒。”即木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