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喉、气管、支气管者,大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来。表现为喉梗阻症状,开始声音嘶哑,咳声如吠,甚至失音,继则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严重时口唇紫绀,三凹征;甚至昏迷、窒息,兼有发热。多为
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昏,详该条。
证名。指头额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肝肾虚衰有热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