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蜀本草》。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青葙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针对营卫两亏,风寒湿痹阻关节、肌肉或经络的治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用黄芪、甘草、当归、赤芍、防风、羌活、姜黄等药,常用方如蠲痹汤。
出《名医别录》。为梨之别名,详该条。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
《素问》篇名。痺者,闭也,为血气凝涩不行之病,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本篇对于痺之成因、病理、分类、证候、治法等各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故名。
证名。为疠风兼证。见《杂病准绳》卷五。由气虚而引起的,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当归;因元气下陷而引起的,服补中益气汤;肾虚者用六味地黄丸。
《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即目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