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马俶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圆翳内障。详该条。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热熏于肺为上消,症见烦渴引饮,用清肺饮。热积于胃为中消,症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用清胃汤加干葛。热流于下为下消,症见小便频数,如膏
见《肘后方》。即青木香,详该条。
①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蜂斗菜之别名。②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算盘子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