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哮

食哮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的哮吼。《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症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医钞类编》卷六:“清金丹治一切哮吼,或痰,或食遇厚味即发者尤妙。”食哮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为主,可用瓜萎丸、保和丸等。

猜你喜欢

  • 气海

    ①身体部位。①四海之一。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参见丹田条。②经穴名,代号RN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脖胦

  • 金匮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本草正

    药物学著作。2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为《景岳全书》卷48、49。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菜、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

  •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医经著作。方药中、许家松著。作者鉴于《黄帝内经·素问》中之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五常政、六元正纪及至真要七篇大论辞理奥秘,难以解悟,遂融会前贤论注,结合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予以讲解。其特点是按照七篇大

  • 海泉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全》。位于舌系带中点处。主治呕吐,重舌肿胀,呃逆,喉闭,腹泻,消渴等。点刺出血(图114)。图114

  • 疳病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 黑瞎子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熊胆之别名,详该条。

  • 黄帝脉诀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 蜴蛇

    出《岭表录异》。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