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已即吐

食已即吐

证名。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卷下:“经云清阳上窍浊阴下窍,……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胃,而气反出之矣,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亦可用通幽汤。本证多因胸膈胃脘有热、痰气郁结、饮食停滞、瘀血内蓄等引起。又为噎膈症状之一。详上焦吐热呕痰呕食呕血呕、噎膈等条。

猜你喜欢

  • 带下青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青带。详该条。

  • 四物延胡汤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当归、延胡索各一钱,川芎、白芍药、生地黄各五分,桃仁、红花、牛膝各七分。水煎,空腹服。治瘀血肠痈,小腹硬痛。若大便秘,加大黄。

  • 手丫支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 五脏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 附阳

    【介绍】:见跗阳条。

  • 山膏药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 吴蒙斋

    【介绍】:见吴恕条。

  • 土黄芪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②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 唐尚龄

    【介绍】:见唐椿条。

  • 宿乳

    指间隔哺乳时间较长,存积于乳腺前部的奶汁。乳母哺儿前应将宿乳挤出,并用于揉按乳房,使乳汁流畅,并用温水把乳头洗净,然后哺乳。《千金要方》:“夏不去热乳,令儿吐逆;冬不去寒乳,令儿咳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