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见《肘后备急方》卷四。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皮肤针之一。将毫针集簇成丛,外加捆扎,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热夜啼。详该条。
病名。膈虫即弱虫。《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又名膈虫。”详弱虫病条。
参见痘科类编释意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宗。江苏徐州人。长于儿科,撰有《痘疹详辨》一书。
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经候》:“经血平时常二、三、四月一行,饮食如常,动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间经。”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桂丁之别名,详桂丁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竹沥,详该条。